田仁礼同志自1999年任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7年6月更名为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来,以兴企富民、振兴中国大豆产业为己任,实行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改革,使企业连年盈利,特别是2005年和2007年集团分别盈利1.5亿元、1.27亿元。2000年公司被评为国家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年来,面对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田仁礼同志率领集团班子,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干部职工,以“振兴大豆,产业报国”为己任,实施“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扩产改造,走出九三分局,走向龙江垦区。为巩固国产大豆生产和加工产业优势,扩产改造老厂,生产规模由6万吨增加到40万吨。同时,对赵光糖厂和宝泉岭糖厂进行改造,年加工能力增加到200万吨。第二步兼并收购,走出垦区,辐射全省。2003年,集团收购哈尔滨艾森油脂厂。大豆原料由黑龙江垦区覆盖到黑龙江全省,年加工总量达到250万吨。第三步到大连、天津、广西建厂,
二○○七年,在国际资本大量进入农产品市场,大豆和豆油与石油捆绑在了一起,全球大豆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情况下;在国内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国家对集团的主产品豆油采取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情况下。田仁礼同志带领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完成了全年的经营目标,利润超过亿元。集团累计加工大豆232万吨,生产豆油38万吨,豆粕1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税后利润1.2715亿元。二○○七年,集团广西防城惠禹公司年加工能力150万吨大豆项目竣工投产,并在当年实现利润2000万元,使集团的加工大豆能力达到了700万吨,构建了全新的战略布局。惠康公司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磷脂工程竣工试产,进一步提高了集团的技术储备水平。大连公司浓缩磷脂改造项目取得初步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集团产品结构。广西防城港大豆加工股份公司正式启动,进行改制试点。2007年6月,集团更名为“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进一步理顺了集团的产权关系,基本确立了以母公司为投资主体,子公司为成本和利润核算主体的集团化运行体制。
在田仁礼同志的领导下,二○○八年,九三集团将迎来新的效益高峰,预计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元,利润将再次超过亿元,这将为九三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黑龙江垦区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跨出龙江,走向沿海,融于世界。立足国内外市场谋划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在沿海地区开辟大豆加工“第二战场”。2004-2007年新建九三集团大连大豆科技有限公司、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惠禹饲料蛋白(防城港)有限公司,增加加工能力450万吨,使九三集团的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700万吨。)构建起了防城港、天津、大连、黑龙江四位一体、互为联动的市场战略体系,企业规模由小到大,竞争实力由弱到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形成了既立足于国内,又面向国际的经营发展新格局。从2005年起,集团连续三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次分别为453位、356位和420位;被评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在同行业排行中名列第二位。2007年,集团在在黑龙江企业50强中名列第12位。“九三”牌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7年,集团注册商标“JIUSAN”及图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黄菊、李长春、罗干都曾先后到九三集团视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