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前妻曾疑其“外面有人”大闹石油部会场
//enterprise.dbw.cn/ 2015-07-14 10:13:22
订东北网彩信手机报,移动发KTDBW到10658333,联通发DBWY到1065566600,电信发DBWY到10628999。
东北网手机版 3g.dbw.cn
“另类同学”终至身陷囹圄
辽河油田方面似乎不愿意与周永康有更多纠葛。辽河油田物探处的保安直接拦住上门的采访者,《辽河石油报》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不愿意提供刊有周永康报道的老报纸。但在多位辽河油田老员工的回忆中,周永康口才出众,颇有决断。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他此后任职中石油,也被同事形容“有一种霸气,听完大家意见后能形成自己的判断,不管你们说三道四,就是要按照他的决定做。”
据内地媒体报道,1990年代中后期,曾担任周永康秘书的杨广吉去中石油总公司报送材料,忙完后想去看望周永康,可是被周的秘书拦下。杨正要硬闯,周永康闻声出来解释:“你看,正好中组部的人找我谈话呢。我现在正忙,没时间接待你。”当时周永康还兼任着胜利油田的党委书记,杨广吉已经猜到,“可能是在谈提拔的事儿”。
2013年12月以来,周永康的哥哥、周永康的儿子周滨、周滨岳母以及贾晓晔的姐姐等人相继被查,涉及水电、石油、旅游、投资等,其发家过程不乏国内石油系统的利益输送。周永康多年来苦心孤诣构建的财富帝国轰然倒塌。
周氏命运令老同事不胜唏嘘。童晓光至今依然认为,一个石油勘探工作者最应努力的方向,应该是精于业务和学术的研究型专家。据贾昌明介绍,周永康的同班同学们,大部分终其一生都在技术岗位工作。
但周永康作为同学中的另类,选择的却是另一条草莽式的人生道路:不事业务,精于钻营。在这条道路上,不论是作为国家珍贵的石油人才,还是作为中共领导干部,如今年已73岁的周永康均未“修成正果”,始终只是枭雄、草寇式的人物。这与诸多同期起步、终身奉献石油事业,甚至刻意与周永康保持距离的故人们形成鲜明对比。
本文节选自2015年第19期总第549期《凤凰周刊》封面故事《草莽周永康》
作者: 编辑:佘雨桐 来源:凤凰周刊